山西日报 | 专题报道2021年“全省优秀共产党员”、集团公司设计员朱少辉
发布日期:2022-08-17
朱少辉是集团公司一名设计员,多年来一直从事风电机组的研发设计工作。在2021年“全省优秀共产党员”评选中,朱少辉获此殊荣。多年来,凭借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意志,朱少辉成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第九届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,先后获得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,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,2020“感动山西”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。
8月13日,山西日报《奋斗者正青春》专栏以《乘风而上 逐浪前行》为题对朱少辉进行深入报道。
“塔筒接口尺寸比预期大得多,不能单纯通过过渡段转接,必须重新设计,尽快出方案。塔筒主体参数需要结合风电场的风资源载荷数据,并兼顾运输、吊装便利性再核算一下!”
8月2日23时许,太重集团技术中心风电所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,该所设计员朱少辉和设计组组员正持续沟通着太重10MW海上风电机组塔筒的设计工作细节。低语讨论、电脑键盘和鼠标点击声不疾不徐敲击着深夜的幽静,沉稳和缓一如朱少辉其人。“时间紧、任务重,项目组成员全都保持着这样紧张的工作状态,为保证设计任务按时完成,加班到半夜是常态。当前,我和组员正在进行太重10MW海上风电机组塔筒的设计工作,为该机型今年安装做准备。”朱少辉娓娓道来。
从2009年起自主研发1.5MW风力发电机组至今,朱少辉与风电结缘已有13年,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解决技术难题。从课堂到岗位,从书本到应用,靠着这股钻劲儿,朱少辉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太重风电所的设计骨干。他和同事先后共同开发了2MW、3.XMW、5MW等系列风电机组,所参与设计的风电机组也越来越“高大上”,单机容量从1.5MW逐步增大至10MW,从陆地进入了海洋;风轮直径从77米扩大到180米以上,叶尖高度从最初的100米提高到逾200米。
“我算过一笔账,拿10MW风电机组来说,每转一圈能发近20度电,风况良好时一天转1.3万圈,可以发出24万度电,可满足一百个家庭一年的用电。”选择这个艰苦研究方向的原因,朱少辉在自己设计的10MW风电机组的样机前解释:把取之不竭的风源转化成电能供往千家万户,意义非凡。
去年8月,太重首台4.5MW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,标志着太重集团该领域正式跨入陆上低成本大功率新阶段。看着镌刻着“TZ”印记的风机昂首挺立,巨大叶片展翅舞动在天地之间,设计者朱少辉和他的团队是最兴奋的。2020年9月,这台面向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地区的全新机型SBU项目组正式成立,朱少辉和机械设计组9人,开启新探索。
为保证设计进度,设计4.5MW风电机组方案时,朱少辉和设计组争分夺秒、连续加班,不断优化产品的设计参数,1个月内设计方案几次易稿。“要保证市场竞争力,发电系统大胆采用双馈发电机+双馈变流器方案是可行的,变压器、变流器顶置于机舱更有利于降成本!”2020年10月,就在设计方向逐步清晰可以进入下阶段时,去北京参加完国际风能展览会回来的朱少辉受到启发,在低成本、高发电、高可靠性上萌生了大胆想法,这意味着好不容易确定的设计方案又要大改。
牵一发而动全身,面对产品设计改动带来的矛盾,设计组成员来不及喘口气又快速投入到持续两个月的挑灯夜战中,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后,朱少辉带领团队将整机设计进行了全面分解和梳理,大到机架造型结构、塔筒钢板选材,小到螺栓表面处理工艺、电缆型号长度,力求把设计做到极致。在此过程中,还解决了锥轴承集成式布置、机舱轻量化和低高度设计、下挠控制、设备冷却等一系列技术难题。
经过一轮轮设计优化迭代,一套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设计终于呈现出来。在同功率等级的对手面前,太重4.5MW风电机组不仅价格更具优势,而且重量更轻、发电量更高、使用更智能,也因此迅速获得市场认可。当前此机型在山西该领域多个项目中已有40余台订单,正逐步实现批量化生产,将有力推动公司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实现更快、更好、更大发展,为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大的太重力量。
繁霜尽是心头血,洒向千峰秋叶丹。科研人员用信心、意志不断攀登科学高峰、创造科技奇迹。朱少辉作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第九届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,荣获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,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,2020“感动山西”十大人物,2021年“全省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“今年太重成为山西省风电装备产业链‘链主’企业,我有了新目标:立足山西,辐射全国,以系列化、标准化、模块化理念丰富风电产品,以智能化、国产化、轻量化设计增强竞争力,助力公司高水平履行‘链主’责任,以过硬的技术实力助力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。”朱少辉对下一步乘风而上、逐浪前行充满信心。
上一篇:经济日报头版头条:山西全面提升产业能级
下一篇:山西日报 | “太重智造”新能源板块新突破